□市民記者殷悅安志濤
  11月7日,立冬。這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9個節氣,冬天悄然來臨。
  68歲的劉春娥,與老伴居住在鄭州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里,家裡被老兩口收拾得井井有條,顯得格外溫馨。25年來,她始終堅持做公益,每當冬季來臨,她就會為建築工地的工人免費送上一些防寒衣物。
  1989年,劉春娥去鄭州一工地看望一位親戚。正是那次,她發現工人們穿的衣服都很舊。劉春娥很心疼,回家整理了一些舊衣物、棉被送給了他們。
  這一堅持,就是25年。每年11月天氣轉冷時,她就會到處收集愛心市民捐贈的衣物,等攢夠一車,就給農民工送去。今年,劉春娥再次求助大河報,希望能幫她籌集愛心衣物,幫助在寒風中露天工作的農民工。
  昨天上午8點30分,在我們的陪同下,劉春娥老人騎著一輛裝滿愛心衣物和她親手做的幾百雙鞋墊的電動三輪車,前往鄭州東站附近的一處工地,為正在作業的農民工兄弟送溫暖。
  到達工地後,劉春娥認真地幫著每一位工人挑選合腳的鞋墊。在我們的幫助下,一件件防寒衣物,發放到了農民工手中。
  行業信息記者感言
  市民記者殷悅(28歲IT行業):
  感謝大河報和我的愛人在記者節前一天給了我這次體驗的機會,讓我真實地走進記者的世界。這次親身經歷的採訪,賦予了我一雙記者的眼睛,一顆新聞工作者的心,讓我可以從不同視角去觀察,去思考。通過這次體驗,我理解了記者的工作性質和嚴明紀律,理解了不分寒暑奔赴現場採訪的艱辛!
  市民記者安志濤(32歲自由攝影師):立冬,半日拍攝隨行,天氣很冷,人心很暖。一件溫暖的事做了25年,再平凡的事情也變得偉大。天南地北,勞動者自有勞動者關愛,至少在這個冬天里與愛同行的心中很暖。
  大河報記者賀笑天:
  記者節前一天,天剛亮,我就從家出發,奔赴新聞現場。我的老公殷悅自告奮勇體驗市民記者角色,與我同行。
  採訪途中,我問他為啥要體驗記者的工作,他認真地說:“因為我媳婦兒是記者,我需要比別人更瞭解這個職業,只有體驗,才能真正讀懂,懂了才能更加理解。”
  聽完他的回答,突然有一股熱騰騰的力量從心中升騰。其實,很多同事,與我一樣,他們的家屬給予的也是默默支持。
  而這次跟他共同完成採訪任務後,我才發現,市民對新聞事件的觀察視角還是蠻獨特的。所以,日常生活中,應該多交流,打破慣性思維,多角度看待問題,再小的事件也能做出一篇好新聞。  (原標題:送去“愛心棉衣”,讓農民工少些寒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z99zzvpu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